近期《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表明,当前中心城市正在替代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世界中心城市及城市群正承担起强大的全球人才中心角色。因此,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首先要推动中心城市在建设国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方面取得新突破。而推动人才工作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数字时代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国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赋能升级的一项重要策略选择。
对城市而言,人才始终处于一个动态流动、发展变化的状态,这对人才总体估算、人才与经济嵌合度把握、人才政策供给有效性评价以及人才资本存量估计等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推动实质性人才大数据系统建设,而非一般人才工作职能的网络化、电子化和手机化,才能构建对城市人才总体数据、底层数据、分类数据、动态数据的把握和分析能力。才能推动城市人才工作相关评估、发展、赋能、转移、交易、交付、回报、激励、保障等动态应用的立体化“大循环”,其中既包括城市“内循环”,也包括城市“外循环”。从而升级重构城市人才工作体系、显化兑现城市人才资本价值,为打造生态化、活跃化、智慧化的城市人才生态系统助力。
人才工作数字化不是简单的人才信息数字化、人才职能上网化,它要某一场域、空间内多维人才矢量的动态时空实时数据集成。而关于人才的多维数据分散掌握于若干相关部门手中,人才矢量数据的“富矿”一直未得到充分的挖掘、整合和应用。济南实践的最大突破正是在于打破了部门间隔,开展了实质性数据对接集成,进而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多维数据应用的爆发效应。
城市人才工作数字化不是仅停留于口头、口号的噱头,而是需要以改革创新勇气,破除阻力、扎实推动构建完整、一致的人才底层数据整合体系。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数据化、精准化和适配化的发展要求,打通各类数据壁垒,扩展相应资源应用场景,建设覆盖全国人才大数据体系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在这方面济南市人才大数据系统建设为城市人才数字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建议如下:
——建立标准统一、数据共享、智慧应用的人才大数据系统。摆脱传统路径,由人才或人社部门牵头,打通公安、卫健、社保、教育、住建、税务、工商等核心部门人才相关数据共享路径,全面归拢汇集、“清洗”整理城市人口、人力资源基础数据。
以身份证件号码为唯一识别码,对接学信网、国家职业资格网、全国专技证书系统等权威网站认证数据接口,对人才人口数据“仓库”信息进行逐一比对验证,实现自主识别人才,自动分类归纳入库,形成端口对接、自动鉴别、智能分拣、归类入库的城市人才大数据整合系统。在此基础上,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基础,推动建立省级、国家级分布式人才大数据整合平台。
——实施人才数据分析挖掘,把握城市人才发展态势。基于人才大数据系统,深入开展交互式统计、结构化计算、可视化分析。通过数据云图形式实时监测城市人才总量、层次、分布、流动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预测趋势、研究对策。以地图区划为基础,开展城市产业人才存量、层次、专业、领域、分布等供给侧信息和企业急需人才专业、学历、职称等需求侧信息的点对点对应标注,构建城市产业人才地图,建立人才工作数据支撑。
——深化数字赋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大数字时代的人才智慧生态。深挖数据背后的逻辑关系和人才发展规律,建立能够覆盖全领域、全流程、全环节的人才数字化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扩展人才大数据系统在人才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场景,加快推动人才大数据多场景运用和人才服务迭代升级,实现人才生态体系重塑,为人才政策制定、人才服务集成、人才环境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Copyright©苏州涵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51010502010646号 苏ICP备2021034020号-4 联系人: 夏先生 18914047603(微信同号) 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繁花中心写字楼A座东楼12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