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一座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近年来,鸡西以矿产经济、食品经济等“十大经济”为突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建设工业强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崭新气象。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破解产才融合度不高,抓产业与抓人才“两层皮”;产业人才引进难,引才效果不理想;育才留才研究不够深入,与人才需求脱节等问题,鸡西市实施了煤城人才支撑转型先导区建设,着力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提升产才融合“源动力” 创新融合管理方式。坚持把产业和人才放在发展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将先导区建设纳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核心议事范围,通过制定落实小组工作规则、先导区会商制度,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探索实施“双招双引”“以商引才、用才留商”等举措,全力下好产才融合“一盘棋”。 创新平台建设方式。围绕“十大经济”和重点领域行业发展特点,规划十个产才融合平台。平台建设坚持体现特点、依需而建,设计了集聚相关产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多部门构成的整体型平台,单独科研部门构成的单一型平台等类型,平台先后吸纳成员单位386家,充分释放部门集聚效应,有效提高了产业对人才的承载力。 创新政策扶持方式。采取重点倾斜、优先扶持的方式,制定目标选择和实施保障方面十项特殊支持政策。在目标选择方面出台了支持用人主体引才等政策,引导完善现代化产业人才布局和梯次结构。在实施保障方面出台了灵活兑现薪酬待遇等政策,促进产业和人才优先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加大全市产业人才相关资金投入,为推动平台聚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跑出招才引智“加速度” “加力”实现引才政策全覆盖。出台市级急需紧缺人才政策,依托人才分类认定为引进国家级、省级人才提供补助,梯队储备人才政策面向重点领域引进博硕人才,企业引才政策面向规上、高新和科小企业引进高校毕业生,三项政策全面满足平台引才需求,2023年集聚产业人才2491人,同比增长80.1%。 “加温”实现引才宣传无盲区。持续实施“上门招才、敲门引才”行动,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40余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定向招、云端引等方式,多渠道开展大宣传、大推介活动90余场次,将引才计划与政策待遇、发展前景、城市形象打捆宣传,不断提高引才活动热度。 “加速”实现引才过程零等待。畅通先导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先后推出政务服务大厅领办、人才中心一站受理、人才专员“保姆式”服务等措施,组织人社、公安、教育等15个部门为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提供优先办理、限期办结服务,实行分类认定“随时受理”制度,简化引才程序,提高引才效率。 切实提高人才“自给率” “人才+项目”共同支持。统筹实施科技创新启动支持计划和“金鸡行动”人才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先导区平台发展,两项支持每年分别为科研启动和人才团队项目设置20万元和1000万元资金池,为平台科研创新提供从启动到实施全流程资金保障。 “平台+院校”订单培养。推动先导区平台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实施人才“订单式”培养,石墨产业平台参与成立黑龙江省石墨及深加工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订单培养石墨产业技能人才,煤炭产业平台与黑龙江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定向生委托培养,与黑龙江技师学院联合成立鸡矿产业学院,采取学校培养和岗位培训结合方式,有效解决人岗相适问题。 “基地+岗位”同向发力。全面深化市校合作,推动平台与高校合作创建大学生实习实训、联合培养等各类基地64个,先后开发产业人才培养岗位1257个,累计接收大学生763人。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建的碳石墨研究院培养博硕人才30余名,实现本地博硕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 持续提升人才“获得感” 构建“重点”人才认定体系。鸡西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共有5个类别,分别对应不同引才和服务政策,为将更多产业人才纳入认定体系,市人才办将产业人才列为重点认定对象,各平台可自主提出体现本行业人才价值、贡献、能力特点的认定标准,认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中产业人才占到六成以上。 打造“智能”人才服务平台。着力细化人才医疗体检、子女教育、配偶安置、住房保障、交通旅游等服务措施,依托“鸡西人才”微信小程序服务平台,为人才发放服务“智享卡”、开通专属“智享码”,人才凭卡凭码享受相关待遇,推动人才服务便捷化、智能化。 实施“三心”人才安居工程。先后推出舒心人才公寓、暖心租房补助和安心购房补助等安居举措,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公积金提额对冲政策,面向平台重点企业“一事一议”给予更低的政策门槛,符合条件的产业人才实现在鸡西购房“零负担”。 经验启示 坚持党管人才,统筹发挥合力。坚持党对人才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产才融合政策时同步形成工作管理闭环,做到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办事讲程序、问责有遵循,构建起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产才融合工作体系。找准产业与人才的结合点,人才政策、人才计划、人才项目要对产业发展形成促进推动作用,不简单向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派任务、压担子,做到责权利对等,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坚持量体裁衣,做到产才相适。人才工作落实“四个面向”,为经济发展服务,就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同行业领域发展基础、科技含量不同,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鸡西市围绕“十大经济”发展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指导体量大但科研弱的产业建设整体型平台,指导体量小但高精尖的产业分类建设单一型平台,推动产业部门根据发展目标制定建设方案并抓好落实,为现代化产业发展提供相适相宜的各专业各层次人才。 坚持精细管理,动态调整措施。要及时准确掌握产才融合工作情况,建立完善人才流动、保障数据监测方式和相应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处置各类人才问题,及时预警防范化解风险。强化政策效能评估,专业化评估产才融合政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时发现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不断优化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坚持用好人才,释放人才效能。注重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在“管好”上通过导师帮带、实践锻炼等措施实现人才本领升级,在“放活”上通过下放用人自主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等措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注重以项目聚才、用事业留人,突破学历、资历、岗位数额等条件限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让人才用当其时、用当其才,着力打造担当作为好环境。
Copyright©苏州涵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51010502010646号 苏ICP备2021034020号-4 联系人: 夏先生 18914047603(微信同号) 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繁花中心写字楼A座东楼1702-17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