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提供从品牌营销官网定制到推广引流获客,从网络营销策划到执行落地的完整建设方案,让企业的网络营销业绩实现新增长。

内蒙古呼和浩特:建设北疆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 2024/2/24 22:17:02

内蒙古呼和浩特:建设北疆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以北部首府科技城“研发区”,中部留创园、双创园、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区”,南部和林格尔新区“应用区”为重点,集聚布局、集中发力、集约保障,构筑“双核驱动、两极联动、多点发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技术创新与人才集聚高效协同,创新资源布局与产业基地建设深度融合,为自治区实施“强首府”工程,支持呼和浩特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撑。






优化功能布局,“建”高标准平台




呼和浩特坚持把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载体作为重中之重,从全市产业布局角度出发,统筹全市各级各类创新平台载体800个,明晰平台间差异化定位,全面构筑“一核、两极、多点”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格局,为广大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的广阔平台。




“一核”发力。以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为主体,联动北部首府科技城和中部金桥“双创”示范区,打造“北研发、中孵化、南应用”联动体系。




北部首府科技城“研发区”以新城区、金山高新区为主导,突出研发、总部、试验,实现产城融合示范、产教融合试验、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22年底,已聚集生物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企业300余家。




中部金桥“双创”示范区“孵化区”规划孵化园、创业园、产业园,建设全国一流“双创”示范区。2016年至2022年底,累计孵化企业573家,通过产教研融合培养模式培养人才1.4万人。




南部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应用区”以和林格尔新区为主导,集中部署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乳草畜等重点产业,推动产业化项目和成果落地。




“两极”互促。以西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南部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为“两极”,促进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加速“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




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立足敕勒川乳业开发区,以“种植业发展、奶源建设、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文旅休闲、商务活动”为核心,打造种养加一体化、产学研文旅商居多业态融合发展区域,加快建设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立足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建设总部行政功能区、奶粉工厂、益生菌生产、奶源端科创基地等重点项目,构建研发、生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已建成国家乳制品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全国首家乳业职业培训与认证中心。




“多点”开花。以各园区为主体,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智库机构、创新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建设。




从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人才发展等方面择优确定重点区块,推进各类与“一核、两极”实现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快推动中环产业城建设,全面提升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功能。截至2023年初,呼和浩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驻各类机构76家,实现营收35亿元。




强化统筹协调,“联”高效能要素




呼和浩特不断推进区域、项目、技术等要素精准对接、高效耦合,融合形成联动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凝聚工作合力。




高位推动。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调整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领导小组专题协调会议、联络员会议、工作预警制度等具体工作运行机制,细化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建立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整合结合融合“三合”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加快建设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从功能布局、平台载体、引育重点、改革举措等方面作出部署、明确发展路径。成立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工作专班,强化定期调度和跟踪问效,持续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多方联动。依托首府在高等教育、科研平台等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上下对接、内外承接、各方联动,2022年累计41家区内外高校院所与市属企事业单位开展110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首府落地转化。




积极对接整合国家部委、自治区厅局、知名高校、重点企业,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政企合作,打造全方位合作新模式。推动省部共建乳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厅市共建内蒙古科技大市场、培育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成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开展碳中和与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攻关和中试、转化;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呼和浩特市辐射探测联合实验室,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仪器研发、中试和人才培养,支持伊利、蒙草、金宇等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区域互动。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创新资源,促进发达地区技术、项目、人才等创新资源向首府聚集,把首府打造成区内外联动的示范区、承接区和首选地。




加强首都、呼和浩特“两心”互动,以建设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北京)为抓手,依托北京中关村京蒙高科企业大厦,打造“人才飞地”和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平台,甄选孵化优势特色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科技项目,实现“研发在首都,转化在呼和浩特”。




支持呼和浩特市科技企业在科创中心设立研发子公司、校企共享实验室、专家工作站等人才飞地。建立“异地研发、驻地招才、本地转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计划到2025年引进、孵化、培育高端人才50人,引进符合全市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20个,孵化科技企业20家,建立研发机构20家。




图片


专家工作站的农业专家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生态农旅示范园调查统计设施蔬菜病虫害情况




涵养人才生态,“聚”高素质人才




呼和浩特坚持政策、待遇、环境同向发力,以开放思维不断培育和涵养人才发展“生态圈”,努力打造适宜人才成长的优质环境。




政策引才。围绕全市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以《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为总纲,6个配套政策为支撑的“1+6”人才政策体系,2022年兑现补贴奖励资金5100多万元,突出独特吸引力和比较竞争力,从加大奖励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共同发力。2022年,通过“刚柔并济”的方式,大力引进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417人。




品牌招才。开展系列品牌招才活动,努力构建涵盖院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青年就业创业者的人才“金字塔”。2021-2022年连续举办“院士青城行”、连续十年承办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等活动,开展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才,2018年以来,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820名。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制定“丁香扎根计划”,开展“职场引航”“首创助航”等8项行动,2022年累计留呼就业创业大学生达3.17万。




环境留才。依托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北方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立技术交易平台,形成便利高效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人才个性化服务措施,针对高层次人才在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住房保障、人文关怀等方面需求进行一对一解决。推出人才租购房补贴政策,加大人才公寓筹建力度,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典型和发展贡献等,积极营造爱才、敬才、用才良好氛围。


Copyright©苏州涵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51010502010646号    苏ICP备2021034020号-4     联系人: 夏先生 18914047603(微信同号)      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繁花中心写字楼A座东楼1702-1703室